湖北宜昌探索流域生态补偿和综合治理新路径
来源:连华环保科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08-13 15:01:17 已被浏览 9 次
流域生态补偿
宜昌黄柏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成效初显,黄柏河呈现出岸绿水清、白鹭翩飞的宜人景象。 望作信摄
从湖北宜昌市出发,记者沿长江一级支流黄柏河东支流域,一直走到其源头夷陵区樟村坪镇,沿途青山绿水,美景如画,鹭鸣声声。这得益于近年来宜昌市的一系列整治恶化水质措施。
破解“九龙治水”
黄柏河发源于夷陵区,全长162公里,流域面积1902平方公里。在宜昌,黄柏河供水区域内的经济总量占全市的近八成。
黄柏河流域蕴藏着丰富的磷矿资源。此前,矿山堆场大多沿河布设,拦渣和防渗设施简陋,大量矿粉随雨水进入河道。此外,小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到位、沿河沿库农家乐餐饮及零散旅游活动的污染缺乏管控,污染问题突出。
宜昌市对水资源的保护一直非常重视,尤其是对黄柏河这个“大水缸”。但水资源保护涉及水利、环保、农业、交通等部门,“九龙治水最后成了无龙治水”。宜昌市水利水电局局长靳鹏说。
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后,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黄柏河的彻底治理也迎来契机。
2016年年底,湖北省政府批复同意宜昌在黄柏河流域开展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工作。由此,宜昌市打破行政区划、部门分工,成立了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水利、环保、农业、渔业、海事等6项行政监督检查、96项行政处罚、14项行政强制职能,初步建立了实施综合执法的制度体系。一年多来,已先后对45家单位和个人违规排污、侵占洞道、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宜昌市夷陵区推行联合执法,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区环境保护警察大队。如今,综合执法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今年4月份,黄柏河流域达到和超过Ⅱ类水质的监测断面占比88.26%,比上年同期增加4.93%。
谁污染谁补偿
去年12月份,经过系统踏勘调研,宜昌市决定实施黄柏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将水质改善成效与生态补偿资金和磷矿开采计划分配挂钩。
根据补偿方案,宜昌市每年列支1000万元,流域内夷陵区、远安县每年分别向市政府缴纳水质保证金700万元和300万元,构成生态补偿基金。宜昌市将磷矿采矿指标分解到县区,县区再分解给企业,并从760万吨开采总额中拿出100万吨作为生态奖励指标。水质达标县区可获得生态补偿金和磷矿开采指标奖励,不达标县区开采指标将被削减并转给达标县区。
“监测断面水质连续两次或连续6个检测周期累计超标3次,相关企业下半年开采指标削减30%,连续6个检测周期累计超标4次,相关企业下半年度开采指标削减60%,严重的将停止下半年开采指标。”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局专职副局长洪钧介绍,“100万吨奖励开采指标,相当于4亿元产值。各县区非常在意补偿份额,更担心本县区份额被削减”。
洪钧告诉记者,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的处罚外,综合执法局还拥有两把“权力之斧”——磷矿开采审批的前置审核权和磷矿开采指标调配权。“我们实行‘连坐制’,每一监测断面水质不合格,该断面所有磷矿企业的开采指标都会被削减,这就促使磷矿企业在做好自身环保达标的同时,对相邻企业也进行监督。”
在生态补偿机制刺激下,黄柏河流域磷矿开采企业纷纷上马污水处理设备。
“以前只有安全生产一条红线,现在又增加了一条生态环保红线。”位于夷陵区的湖北昌达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孙自臣说。
记者在湖北三宁公司新建的矿区排水口看到:污水净化池有600多平方米,一次可净化3000立方米污水,总投资300多万元,池内水质清澈。公司负责人李勇介绍,公司还建有井下废水沉淀池,“矿区废水经过几次净化后,水质可达Ⅱ类标准”。
“现在公司所有的矿渣都回填到矿井中。”李勇说,这样既能防止矿区塌陷,又能防止污染水源。开采出来的磷矿石也用防雨布盖上,防止雨水淋湿矿石进入河道污染水体。
据统计,去年底至今,黄柏河流域13家企业上马污水处理设备,新建改建井下废水池66个,总投资3300多万元。
倒逼绿色转型
生态补偿机制的倒逼,让黄柏河流域内形成了县区配合、政企融合的强大合力。
管住污染源头是推行流域治理的关键。宜昌市严格监测矿山、水库、河段、工地、城区等排污源头,搭建互联网工作平台,画面实时监控,信息及时反馈,问题有效处理,探索了“智慧环保”生态监管模式。
断面检测,只能判断河水的污染程度,污染源究竟从何而来,还需向上游进行追溯、精准定位。为此,综合执法局聘请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分布在黄柏河东支流域的65家磷矿企业进行重点监测。
“我们每月随机抽检10余家,平均每年每家抽检3次。”宜昌鼎顺检测有限公司采样人员杨君武告诉记者,他们一般会在企业上游、排污口、排污口下游500米和1000米处各进行一次检测,对比分析检测数据,判断企业是否超标排放。
同时,政府部门定期对矿渣堆场进行整治,还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夷陵区委书记王玺玮介绍,夷陵区先后开展“义务河长”植树,“三峡蚁工”捡垃圾等活动,150多支生态服务队积极参与黄柏河治理。今年以来,流域内共整治重点河段35公里,清淤疏浚河道50公里,植树66万株,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宜昌磷矿主产区——樟村坪镇更是坚决走绿色转型之路。“我们过去的发展战略是‘磷山林海’,如今变成了‘林海水源’。”樟村坪镇委副书记王义告诉记者,樟村坪镇已关停6家矿山企业,今年还将继续关停9家。全镇矿山企业77个堆场按照“有挡墙、有覆盖、有排水沟、有沉淀池、有绿化带”的“五有”标准实施整治,目前已完成73个。
矿山关停了,职工的出路在哪里?从“卖石头”到“卖空气”,走向“旅”之路。日前,樟村坪镇第二届民宿文化节在羊角山村开幕,吸引了上万游客。其中,42个集装箱民宿在羊角山村集体亮相,五颜六色的房子掩映在一片花海中。羊角山村村委会主任王宗刚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是采矿留下的一个乱石岗,2014年村里对这个地方进行综合治理,形成了一个200多亩的荒山。今年他们又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引进资金回乡进行旅游开发,把曾经的乱石岗变成了花海民宿。
更大范围的化工企业绿色转型已经启动——宜昌市制定的《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在2019年底长江及其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134家化工企业装置清零的目标。
“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浩认为,在该流域实施生态补偿,对于系统全面开展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