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问四答
来源:连华环保科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03-19 15:28:16 已被浏览 9 次
污染防治攻坚战也要建档立卡 不解决就不收手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去年,中办、国办通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并问责了上百人,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但我们了解到还有不少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依然严重,请问李部长,有什么举措让保护区真正得到保护?谢谢。
李干杰:去年6月,中办和国办发布了《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我们大家都看到了,都学习了。两办的通报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是标志性意义。重视程度之高、处罚力度之大、产生震撼之强、影响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在两办通报发布以后,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两办的精神,我们迅即会同其他部门,包括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和中科院,组织开展了专项行动,叫“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这个专项行动也是前所未有的,是历年来所有针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督检查行动中,检查范围最广、查处问题最多、整改力度最大、追责问责最严的一次监督检查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最近我们向媒体发布了这个结果。
在这次专项行动中,排查了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20800个问题。截至2017年底,我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有463个,因为有17个是后来批复的,之前开展专项行动的时候是446个,这20800个问题目前为止已经有13100个问题得到很好的整改。行动中,我们关停取缔了2460家企业,对1100多人进行了追责问责。最重要的是,推动地方废止和调整与上位法不一致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当然,我们也发现还有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很突出。比如说,一些地方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还相当严重,一些地区交办问题整改不彻底,当然有一些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这里向大家报告,我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发展起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一段时间内,是按照抢救性保护的思路来划定、建设和保护的,一些历史问题难免遗留下来了。今天我们去面对、去处理的时候,这些问题也要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相对来讲难度比较大,为我们后续做好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经过这次排查,我们对这些问题做到了心里有数,也将把我们的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起来。
下一步的工作,第一是旗帜鲜明地把“绿盾”行动坚持到底,紧紧围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扩展到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建档立卡,拉条挂账。我们现在做工作,打攻坚战,就得讲究精准,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建档立卡,我们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也要借鉴建档立卡,每个自然保护区是什么问题清清楚楚,交办给谁清清楚楚,并且不仅仅我们自己有数,还要向社会公开,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老百姓的监督作用,紧紧盯住,不解决就不收手。
第二是加大追责问责的力度。谁造成的问题,就得处理谁,对于问题造成的严重影响,该担责就得担责,该追责就得追责。
环保督察坚决反对平常不作为 到时候又乱作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记者:我关心的话题是环保督察。去年,中央环保督察实现了全覆盖,成效得到了认可,但公众还是有两方面的担心:一个是担心督察会有一阵风的现象,另一个是怕有一些地方因为担心督察而直接对企业进行一刀切的行为。请问,您如何回应这两方面的担忧?另外,在机构改革方案当中,明确了中央环保督察是今后生态环境部的重要职能,下一步我们会如何考虑?谢谢。
李干杰:中央环保督察,我记得在党的十九大记者招待会上应记者的提问,我向大家介绍了相关情况,尤其是介绍了它的成效。我当时是用四句话做了概括,这四句话也不是我总结的,是当过我们督察组的组长们,他们进行的总结,我是完全赞成的,就是叫“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确确实实,两年下来我们一共是搞了四批,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中特别明显、特别突出的,就是通过中央环保督察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上次跟大家报告的数大约有8万件,这8万件过去是在老百姓身边的,也引起了很多的问题和纠纷,通过这次环保督察得到很好解决,同时还推动解决了很多其他问题。
您提到我们整改的成效能不能得到维持,可能更多的关注尤其像督察报告里面提的要求是不是真正得到落实,因为我们的整改报告是带着问题清单的,问题再大、再难,都是必须要整改落实的。上了清单的,第一是比较大,第二是比较难。您很关心,我也很关心,究竟中央环保督察将来是否能够搞下去,能否保持强劲长久的旺盛生命力,关键就是提的要求是不是能够落到实处。中央环保督察从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特别重视、关注这一点,也不仅仅是环保部,中央领导尤其是总书记也特别关心这一点。
中央环保督察是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都是在总书记亲自关心、指导、领导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就是要么不抓,要抓就一抓到底,以钉钉子的精神,要么不咬,咬住了就不松口。现在看起来成效还不错,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地党委和政府对这项工作确实高度重视。31个省份都成立了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其中有18个是由党政两个一把手来担任组长,其他的要么是由党委一把手,要么是由政府一把手担任组长。应该说,一把手亲自抓就为我们督察整改能落到实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保障和支撑。
第二,确确实实解决了很多的突出问题。我们在督察报告清单中统计了一下,有2147项整改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998项,占比将近47%。其他的整改任务也在有序推进中。
第三,在整改的过程中,严格督察问责、追责问责。追责问责在整个环保督察中,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进驻期间边督边改的过程中督察问责,各地都进行了发布。统计一下,四批下来追责了大概有18000多人,量还是比较大的。第二是随着我们督察报告一起下去的,我们移交给地方,要求追责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到目前为止第一批、第二批已经基本结束,第三批、第四批正在进行。其中第一批已经向媒体发布了相关结果,一共追责了1100人。其中厅局级130人,正厅级24人。第二批我们即将发布,这一批的力度更大,一共是1048人,总数稍微少一点,因为一共是七个省,第一批是八个省,厅局级是162人,其中省部级3人,正厅级56人。第三个层次是在整改期间又发现有新问题,也是立即严肃进行追责问责。前不久,我们向媒体通报了江苏南通的一个案例,就是在整改期间发现不作为、乱作为。我们迅即启动了追责问责的机制,江苏对相关的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这方面整改落实力度是比较大的,也是比较到位的,也为进一步提高大家思想认识、推动工作落实见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四,完善长效机制。中央环保督察以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相关的一些工作领域建章立制,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有330多份,平均每个省份10多份。同时,各地还按照中央的模式建立起省以下的环保督察机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6个省份建立并且实施了省级环保督察,就是国家督省、省督市县,也见到了很好的实效。
你还提了一个问题,关于“一刀切”的问题,大家也很关心,我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关于“一刀切”的问题,首先什么叫“一刀切”?我理解所谓的“一刀切”指的是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是否违法还是合法,一竿子打下去,一律进行关停,这叫“一刀切”。企业有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该处理的还得处理。像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好坏的“一刀切”,负责任地说,总体上来讲是不普遍也是不突出的,也是从一开始我们就坚决反对的。
当然,在四批督察过程中,个别地方确实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出现问题以后,我们及时进行了纠正。未来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态度非常明确,绝不允许这么干,绝不允许这样的乱作为来损害影响我们的中央环保督察的大局。将来不仅仅是及时纠偏,还会及时追责问责,并且是严厉严肃的追责问责,发现一起严查一起,说到做到的。我们坚决反对平常不作为、到时候又来乱作为的情况,这种风气,我们要坚决遏制。
关于中央环保督察,确实成效好,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坚持和发展下去。这次您也注意到在新的生态环境部,其中非常明确的一项职能就是来开展中央环保督察。近期,我们正在考虑怎样把今年的中央环保督察以及后期的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开展好、发展好,今年具体的几项工作向大家报告一下:
第一,准备开展第一轮环保督察的“回头看”。大家关心的原来列了单子的问题,你整改得怎么样,我们要“回头看”。第二,结合“回头看”,还要针对一些地区、一些省份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我们会把“回头看”和专项督查尽可能结合到一起,比如说这个省大气方面问题比较重,我们就是在开展“回头看”的同时,把大气污染的治理作为一个专项来同时开展督查;哪个省如果水方面有问题,那开展一个水专项督查;有一些省可能是在生态保护方面、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我们就把生态方面作为一个重点开展专项督查。
第三,研究完善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的相关规定、制度,推动这项督察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使得将来能够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平稳健康发展下去。第四,加强对省一级开展环保督察的指导和督促。刚才向大家报告已经有26个省份开展起来了,我们的目标是2018年各省份的地方环保督察机制都能够全部建立,并且能够实现所有地级市环保督察的全覆盖。目前,我们正在谋划开展这些事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个好的机制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
限制和禁止固体废物进口是中国政府享有的权利
凤凰卫视记者:请教部长先生的是有关去年7月份中国出台洋垃圾进口的禁令,请问实施的效果怎么样,还有没有后续的措施?另外,我们看到以前一些比较依赖中国市场的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目前确实是遇到了垃圾处理的困难,不少分析说,是因为中国的禁令来得太突然,导致了他们的混乱,请问您如何回应?谢谢。
李干杰:首先我想强调,限制和禁止固体废物的进口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个重大举措。同时,这也是中国政府享有的权利。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际社会就推出了一个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我们都是缔约方,这个公约明确规定,充分确认了各个国家有权禁止外国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进入本国领土,我们拥有这个权利,也尽到了责任。同时,这个公约还规定,各个国家都有义务就近来减量和处理各自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并且在越境转移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输入国的环境、公众健康不受到影响和损害。中国的固体废物进口大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开始进口量增加还不算很快,后来进入90年代以后,增加就比较快了。大概20年前,我们整个进口量也就是400-450多万吨,20年间,我们增加到4500万吨,增加了10倍,所以增长的幅度还是很快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固体废物进口显示出了越来越多问题,并且有些是相当突出和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最突出的一个是在废物进口中夹带了很多禁止类的废物,因为我们国家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也是根据巴塞尔公约,制定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分为非限制类、限制类和禁止进口类,可以进口非限制类和限制类固体废物,但是由于管制不好,最后夹带了大量的禁止类废物,甚至是洋垃圾进口。
第二个更为突出的是这些废物进来以后,在加工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和损害。我们去年7月份组织开展了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全国1792家企业,我们组织了1700人参加的为期一个月的拉网式排查,结果发现,其中有1074家正好是60%的比例,存在各种各样的违法污染问题。我们对1072家进行了查处,现在基本处理完1057家。可见违法违规的程度在这个领域是非常突出和严重的,由于他们违法违规,使得他们整个加工利用过程对我们的环境、对老百姓的健康产生了非常突出和严重的影响。
正是因为存在这些突出和严重的问题,中国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调整优化进口名录,大幅压减固体废物进口的数量。第一批是调整了四类,后续还会逐步再进行调整。作出这么一个重大的改革决定,禁止洋垃圾入境。改革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合理和正当的,作为环保部门,我们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全力以赴狠抓落实,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您刚才关心效果怎么样,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的好转,也包括听到一些风声,有些企业就抢抓“机遇”,尽快提前大量进口。所以,上半年是量价提升,下半年我们下了很大力气,扭转了这个势头,全年平衡下来,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下降了12%,应该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后续,我们还会坚持下去,落实好中国政府确定的目标和要求。
您刚才提到说我们有些政策出台比较匆忙,给予外方的时间比较短,引起了所谓的“混乱”。我觉得这样的观点,要么是有些不太了解实际情况,要么是故意把一些责任往外推卸,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还是充分考虑了方方面面的情况,给予了比较充足的时间。比如说,我们发布第一批的目录调整,就提前了半年时间,并且及时把信息通报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包括WTO,也包括相关的方面。对于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也及时协调各方推动解决,也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中国,包括国外,大家要统一到巴塞尔公约的精神上,也就是各个国家都要立足于自己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自己来减量、自己来处理、自己来消化,有了这个共识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很多事情才会更好理解和解决,也有利于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普及推动,才有利于清洁美丽世界的打造和构建。谢谢!
大气污染治理绝不是吹个号、打个冲锋就能一劳永逸
路透社记者:听说部长先生今天是带着大气十条圆满答卷来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近期还出现了一次非常严重的雾霾天气,想请部长先生谈一谈,在下一步新的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计划中,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到2020年PM2.5的浓度要下降到什么程度?在具体方案实施方面,与之前的大气十条有什么不同?谢谢。
李干杰:3月9号到14号这一轮,原来的预测是2个中度、4个重度污染天气,其中有一天还是严重污染,经过努力,变成了1个良、1个轻、2个中、2个重,尽管仍然不理想,但我们采取的措施还是见到了成效。因为这一轮的天气从气象条件来讲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强逆温。专家分析是近20年以来,也是本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逆温,时间比较长、范围也比较大。所谓逆温就是上面的温度比底下高,在1500米的高空,温度是十五六度、十七八度,甚至更高,而底下没有那么高,尤其是夜晚,导致污染物扩散不出去,边界程度越压越低,像一个压缩饼干一样。在非常不利、非常糟糕的气象条件下,我们实现了PM2.5实际低浓度,就是得益于过去这几年,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治本的一些措施,治标的一些措施,确实有针对性,有效果。专家估计,治本措施,三大结构的调整,产业、能源和运输结构调整,要占到20%多,甚至30%。
我们采取的治标措施,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各地采取预警应急,也有将近15%的贡献,加起来就使得我们这一轮重污染天气本来应该是比较高的,但实际上没那么高,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实践证明,这一套办法还是有效的,未来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当然要做得更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还是那句话,我们大气污染治理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污染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要解决也绝非一夜之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绝不是吹个号、打个冲锋就能够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长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想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至于您问到关于2020年PM2.5的目标,整个空气质量的目标,我们正在研究的三年作战计划,叫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估计也会很快出来。在原来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里面已经有了一些整体目标的设定,大致会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深化,有些目标保持不变,有些目标可能会有适当的提高。比如说优良天数的比例,是80%,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是比较难的,需要付出努力。PM2.5的下降比例,当时确定的是未达标城市以五年为基点,当时是262个城市,要下降18%,但实际上这两年因为我们力度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好,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序时进度,两年已经干完15.8%,剩下的不多了。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肯定会加点码,至于加多少,我们现在还在研究,将来有了结论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向大家报告。谢谢。
(根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整理而得)
更多>>产品推荐: